您现在的位置:明天华项目管理中心 >> 获奖案例

2006年国际大奖金奖项目--SZ-6 载人飞船项目

发布时间:2015-08-18   浏览数:33


0综述
神舟六号飞船于2005年10月12日9时发射到太空,在轨运行115小时33分后按预定计划安全着陆,实现了多人多天的太空飞行。神舟的谐音“神州”在中国的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含义是中国的别名,神舟飞船——正是中国人用现代项目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及雄厚的技术实力,实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梦寐以求的梦想,把中国人送上了太空,使中国的载人航天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海内外炎黄子孙为之振奋。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简称CAST)为主研制的SZ-6发射成功,表明中国在走向太空强国的阶梯上迈出了更高一步,中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和项目管理的能力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承认。
0.1 企业简介
CAST 是国家所有的重点企业,是中国规模最大、最具实力的空间飞行器的国家级定点研制单位,下设12个研究所和一个工厂,建立有完整的航天器产品系统设计、子系统研发、AIT、环境测试、地面设备研制与应用体系。迄今为止,CAST 成功发射了70多个卫星和6艘神舟飞船,包括外层空间开发、对地观测、深空探测、通信、导航、返回卫星及载人航天飞行器。
CAST 建立了世界级的设计、生产及测试中心和以质量管理为核心的系统管理体系。CAST 开发出超过2000项新技术成果,如热管、高清晰图像技术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为CAST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CAST拥有一批国际级和国家级航天器研制专家,其中国际宇航院院士和国际通讯科学院院士9人,中国科学院及工程院院士9人,院长袁家军先生现任国际宇航协会副主席。长期以来,CAST在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中国的四代领导人先后接见CAST 领导。
CAST 创造了中国航天的多个“第一”,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艘载人飞船等。目前,已先后完成70多颗卫星项目和6艘飞船的研制与发射,获国家级科学技术奖励56项。先后出口卫星到巴西、尼日利亚、委内瑞拉、欧空局等国家和组织,关于CAST 的更多内容可访问www.cast.cn。
20 世纪60 年代CAST 首任院长,中国现代项目管理的奠基人之一钱学森在航天器管理中引入系统工程思想,开始推行网络计划技术,至20世纪末形成了具有CAST特色的现代项目管理模式。21世纪初,已形成企业级项目管理组织体系,形成了CAST特色的项目管理组织成熟度模型,项目管理已经成为CAST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目前,CAST成为中国宇航学会系统工程与项目管理分委会主任委员单位、中国(双法)项目管理研究委员会的会员单位。
0.2 项目概况
1992年1月中国政府正式批准了载人航天工程的立项,确定工程目标为在21 世纪初实现载人航天的历史性突破,实现“多人多天”在轨飞行试验并开展空间应用试验,确定由CAST承担神舟飞船研制任务。1999年至2002 年相继成功发射了4艘无人试验船,2003年首次成功发射了SZ-5飞船,实现了1人1天载人航天飞行,2003年11月启动了SZ-6“多人多天”载人飞船项目。SZ-6 项目开始于2003 年11 月, 2005 年10 月完成飞船的载人飞行任务,2006年2 月完成项目收尾工作,项目总投资额上亿美元,整个研制过程涉及配套单位3000多家。
SZ-6项目取得圆满成功,飞行过程中飞船没有出现任何故障,没有使用事先准备的应急预案,没有使用备份方案,航天员感觉舒适,安全返回地面,满足用户对SZ-6的各项技术指标要求、质量要求。项目在时间进度上满足用户要求,经费控制在预算指标之内,用户对整个项目的管理过程和管理成果非常满意。中国政府为项目的圆满成功举行庆祝大会,国家主席胡锦涛对项目成功给与高度评价:“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比世界航天大国起步晚30多年情况下……SZ-6不仅在一些重要技术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而且形成了一套符合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要求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创造了对大型工程建设进行现代化管理的宝贵经验。”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