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睹为快
——军民融合项目管理书序
我是一名从事武器装备管理的“老兵”,从参军到部队就与装备结缘。几十年来,我一开始从事部队装备的技术维护、作战训练、技术革新、装备升级,到在各级机关从事武器装备的预研、研制、定型、试用、列装、保障、维修、加改装,直到参与装备退役报废,经历了装备的技术管理、科研管理、计划管理、军贸军援等的历练,现在成为了一名专业的项目管理人员。
我对军民融合的兴趣与研究最早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那时国家从当时国际国内环境的角度出发,要求军队装备要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我军的装备都是由国防军工企业生产的,军队装备订货量减少,国防军工企业几十年的建设周期已形成规模,而一些企业的倒闭直接影响了军方装备的系列配套采购,当时我在装备计划订货部门工作,感受深刻。由于国防装备与国际环境、政治因素、科技发展等都有关系,因此在和平年代,军民融合发展就成为必然的选择。从那时起我开始关注和跟踪军民融合,对我印象比较深的,一个是2005年的香山会议,专门把军民融合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作为议题,并出版了《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04—2005)》;另一个是2009年出版的《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研究》。2015年,国家正式把军民融合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军民融合迎来了春天。
军民融合项目管理如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心缘驱使我应该为军民融合项目管理做点什么,这就是笔者撰写本书的初衷。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当前,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也进入了新时代。这指明了当代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所处的时代坐标,也是展开所有理论、创新和实践的逻辑起点。
军民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战略,这是兴国之举,强军之策,发展之要。融合是两种以上不同事物相互渗透、互相交融,最终达成一体的过程。军民融合是指军民两个体系相互交融、渗透,最终实现共用一个兼容性的经济技术基础的过程。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则是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任务更明确的融合。不能将军民融合看成是“军转民”和“民参军”的简单叠加,军民融合实质上是资源在军民两个系统间的优化配置。
笔者认为,军民融合发展是我国国防军工发展的必由之路,军民融合发展的根本是实现技术融合和管理融合。就管理融合而言,在国家层面,它涉及战略、体制、机制、政策、法规、制度等一系列的问题;在军队和国防军工领域,它更是一次战略层面、系统层面、项目层面的革命性的创新变革。以上这些都可以看成一个个的项目,本书就是从项目管理层面,介绍军民融合的项目如何管理的问题。
现代项目管理源于国防对大型复杂武器装备的需求,由于它在思维模式和运作方式上有独特的管理思路和流程,目前已发展成一门管理学科,有完善的模式,并在西方发达国家广泛应用。我国引入项目管理,早期也主要应用在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建设领域,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学习和运用,取得了“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北斗导航卫星等一系列重大项目成果。改革开放以来,项目管理快速发展,一些企业也实行项目化管理,缩短了工期,降低了成本,保证了质量,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项目管理是什么?笔者认为,项目管理是一门综合的应用管理科学。当代项目管理,从“道”的层面来看,它是如何做正确的事的一套思维方式;从“术”的层面来看,它是正确地做事的一套技术、方法和工具。
本书紧紧围绕当前我国军民融合的实际,以武器装备管理为主线,根据当前我国军民融合项目管理的背景情况、国内外军民融合项目管理的发展、军民融合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研究并提出我国军民融合项目管理的体系及运行机制,然后阐述纵向军民融合项目生命期的管理、横向军民融合项目的要素管理,最后介绍典型的军民融合项目管理案例,从而系统地回答军民融合项目管理“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具体内容包含以下方面。
第1章军民融合及其发展。本章对军民融合内涵、实现途径、相关政策,以及国内外军民融合发展历程、典型军民融合项目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论述,为本书后续章节的学习奠定基础。
第2章项目管理理论概要。本章对项目管理的发展概要、基本理论、标准与知识体系、技术与方法进行系统介绍和阐述,是军民融合项目管理的理论基础。
第3章军民融合项目管理体系。本章对军民融合项目管理的相关概念、基本原则和基础体系,以及军民融合项目管理体系模型、组织机制、实施模式等进行全面研究分析和阐述,是军民融合项目管理的顶层设计。
第4章军民融合项目全寿命期管理。本章按照武器装备项目的一般管理过程,从预研和演示管理、论证和方案管理、研制和试用管理、生产和部署管理、使用和保障管理、退役和报废管理6个阶段,对军民融合项目全寿命期的管理问题进行系统地分析阐述,是军民融合项目管理实践的指南。
第5章军民融合项目要素管理。本章按照军民融合项目管理的3个维度共22个要素(其中硬管理要素9个,即需求管理、组织管理、范围管理、质量管理、费用管理、进度管理、合同管理、风险管理、整体管理;软管理要素5个,即领导力与决策管理、利益相关方管理、团队与绩效管理、沟通与冲突管理、文化与知识管理;领域管理要素8个,即技术管理、工艺管理、可靠性管理、采购管理、产品数据管理、标准化管理、安全管理、保密管理),分别进行系统的分析,并针对以上各方面在实践中应把握的重点进行点评。这部分也是军民融合项目管理实践从业人员的必备技能。
第6章北斗导航卫星项目群管理案例。本章以北斗导航卫星项目为例,对军民融合项目实施和管理过程进行全面分析,对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军民融合的理论及应用实践提供指导。本案例是军民融合项目管理的最佳实践。
本书的撰写由沈建明提出,与赵丽坤讨论提纲并共同撰写,段涵特、王卓同学承担了部分章节撰写和图表的绘制工作。本书在撰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国内外文献和图书资料。在此,对所有军民融合及项目管理领域的专家和学者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本书虽力求完善,然而由于时间仓促和能力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妥及疏漏之处,恳请各位学者、专家和广大读者不吝赐教,以使本书得以不断充实和完善。
沈建明
2018年1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