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明天华项目管理中心 >> 民参军项目

“民参军”是大势所趋

发布时间:2016-01-10   浏览数:71


省国防科工局局长 童旭东

  民口企业承担军品科研生产任务是一种趋势。

  西方一些国家早就已经打破纯粹依赖国营军工企业从事军品科研生产模式。在国内,近些年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民口资本正不断进入军品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特别是在电子信息技术、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领域,民用产品与军用产品的通用性、兼容性不断提高。

   体制机制不活,观念落后和效益成本意识低,是国营军工企业的不足。民口企业多数从民品生产起步,经历过残酷的市场竞争,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展现出蓬 勃的生机和活力。有一些产品国有企业成本降不下来,而民营企业则在相同价格情况下可以又好又快地生产出军品。在一些科研项目竞争中,有的民口企业甚至提出 自己投资,不要科研经费,这使得更多的民口企业正逐步进入军品科研生产经营领域。

  正是意识到这些问题,从2010年国发37号文,到2012年统筹国防和经济建设“十二五”规划,再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我国明确提出“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以装备采购和定价模式改革为契机,鼓励民营或混合所有制企业参与军事装备研制和配套。

  我省是军品配套大省,军品配套资源丰富。近年来,我省积极拓宽“民参军”渠道,积极打造军民两用技术创新平台体系,在鼓励民口企业进入军品科研 生产和维修领域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今后,应更加关注军民结合产业的创新发展和良性互动,把创新融入到军民结合产业发展全过程,关注军转民、民参军技术的双 向互动,积极推动军民两用技术的创新和产业化,实现当地军民结合产业的良性发展。

  (原标题:“民参军”是大势所趋)

       

更多热点请上新浪新闻APP 随时随地掌握天下大事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