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明天华项目管理中心 >> 哲学园地

西方哲学命题大全

发布时间:2021-08-23   浏览数:76


西方哲学命题大全

 

本体论

§ 水是万物的本原

§ 无限者是万物的本原

§ 气是万物的本原

§ 数是万物的本原

§ 存在者存在,不存在者不存在

§ 能被思维者和能存在者是同一的

§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 种子是万物的本原

§ 奴斯安排万物的秩序

§ 四根是万物的本原

§ 爱使事物结合,恨使事物分离

§ 原子和虚空是世界的本原

§ 无物存在

§ 即使有物存在,也不可知;即使有物存在而又可知,也不可能把这样

§ 理念是真实的世界

§ 个别事物是对理念的模仿或分有

§ 德穆革创造世界

§ 我们不能设想在个别的房屋之外,还存在着一般的房屋

§ 实体是一切东西的主体或基质

§ 四因是事物形成的基本要素

§ 空间乃是一事物的直接包围者

§ 时间是运动和运动的尺度

§ 第一推动者是万物的第一动力因

§ 普纽玛是世界的本源

§ 太一是世界的本原

§ 共相只是一个名称

§ 共相是人们心中的有意义的概念

§ 共相是独立于个别事物的客观存在

§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 哲学的研究对象是物体

§ 偶性是物体借以在我们心里造成概念的能力

§ 被认为存在于物体中的性质有两种: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

§ 物是观念的集合

§ 存在就是被感知

§ 对象和感觉原是一种东西,因此不能互相抽象而彼此分离

§ 全宇宙只有一种物质

§ 实体是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而被认识的东西

§ 属性是构成实体的本质的东西

§ 样式是实体的各种特殊状态

§ 身体不能决定心灵,使它思想;心灵也不能决定身体,使它动或静

§ 当事物被认作思想的样式时,我们必须用思想这一属性来解释自然界

§ 一切都在神之内

§ 观念的次序和联系与事物的次序和联系

§ 在自然中决没有两个东西完全相似

§ 自然从来不飞跃

§ 单子是自然界的真正原子

§ 单子没有可供事物出入的窗子

§ 单子是宇宙的一面永恒的活镜子

§ 一切实体都存在着力

§ 上帝预定整个世界的和谐一致

§ 上帝发一次命令,宇宙便永远服从

§ 物质是全宇宙中唯一的实体

§ 物质这个名词只能了解为那些为一切形体所固有的特性的集合

§ 自然是一切事物的总合

§ 自然是元素的组合

§ 自然界是一个由迟钝的感受性向活跃的感受性过渡的过程

§ 自然是由不同的物质,不同的配合,以及我们在宇宙中所看到的不同

§ 给我物质,我就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

§ 空间和时间是我们感性的形式条件

§ 自然哲学和先验唯心论构成了同一哲学

§ 存在的第一组范畴:存在、定在、自为存在,是质的规定性

§ 应当把真正的实体理解为主体

§ 理念是概念与客观性的绝对统一

§ 自然是理念的外化

§ 观察自然,观察人吧!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哲学的秘密

§ 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

§ 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也是人

§ 世界的统一性并不在于它的存在

§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 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

§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属,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 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

§ 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时间和空间

§ 宇宙万有是由同一物质构成的

§ 思维与存在的统一决不是思维与存在的同一

§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范畴

§ 有意志,也就有生命,有世界

§ 世界就是我的意志

§ 世界是我的表缺

§ 世界就是权力意志

§ 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非事物的总和

§ 社会存在是存在和意识的统一体

§ 自然在成为社会的过程中,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历史特征

§ 自然界本身是无动于衷的,只有人类的活动才使自然界的存在具有意

§ 形而上学的命题是无意义的

§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与思维和存在的异质性,这个选择把独断主义和

§ 关于精神和实体何者为第一性的争论,乃是一种前辩证法的活动

§ 存在先于本质

§ 对自然的人道的占有就是按照事物的固有尺度,把自然的潜力解放出

§ 马克思自然观与其它各种自然观的区别在于它的社会历史的特征

辩证论

§ 辩证法是一切科学的基石或顶峰

§ 我们的原则是要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

§ 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 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

§ 辩证法不过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

§ 自然界是检验辩证法的试金石

§ 唯物辩证法是任何运动、任何生命和一切事物的原则

§ 辩证法跟庸俗进化论的重大区别在于是否承认飞跃

§ 唯物辩证法是最完整深刻而无片面性弊病的关于发展的学说

§ 辩证法不止一次地作过通向诡辩术的桥梁

§ 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是同一个东西

§ 辩证法是主体和窖体的交互作用

§ 具体的总体性是支配现实的范畴

§ 辩证的方法就其实质而官乃是一种历史的方法

§ 辩证法就是对非同一性的一贯认识

§ 否定的辩证法是反体系的

§ 否定的辩证法是崩溃的逻辑

§ 经验的方法不值得偏爱

§ 科学的辩证法在批判先验的辩证法基础上畦立起来

§ 科学辩证法的公式应是:具体——抽象——具体

§ 唯物主义没有无矛盾原理是不可想象的

§ 唯物辩证法在其严格的意义上,就是熙格尔自己的物质辩证法

§ 马克思的总体性属于结构因果性,而黑格尔的总体性属于表现因果性

§ 人学辩证法是辩证法的基础,是人学普适的方法和普适的规律

§ 辩证法只不过是实践

§ 实践派拒绝正统的辩证观念

§ 对恩格斯的自然观提出批判性的看法,并不应该否认自然辨证法的概

§ 万物由之产生的东西,万物又消灭而复归于它,这是命运规定了的

§ 我们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

§ 相反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

§ 一切都是遵循着逻各斯

§ 宇宙中的一切都存在着和谐

§ 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龟悖论

§ 飞矢不动

§ 如果存在物是多,它们必定既小又大,小到根本没有,大到无限

§ 运动的东西既不在它所在的地方运动,又不在它所不在的地方运动

§ 一切都遵照必然性而产生

§ 运动是潜在者本身的现实化

§ 全宇宙中并没有真正静止的点

§ 动物是机器

§ 运动就是失掉一个位置而获得另一个位置

§ 一切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结果,都在其先行的事物中有其必然性

§ 一切事物都依必然的法则出于神之永恒的命令,正如三角之和等于两

§ 必然性建筑在上帝之纯粹的理解之上,偶然性建筑于上帝的自由选择

§ 上帝的旨意就是自然规律

§ 观念间的联系并不表示因果关系,它只是表示一个标记和其所表示的

§ 当我们说一个物缺和另一个物象相联系时,我们的意思只是说,它们

§ 因果性观念完全来自实际经验中对相似性例证的观察

§ 因果之被人发现不是借助于理性,而是借助于经验

§ 万象日新月异

§ 宇宙本身不过是一条原因和结果的无穷的锁链

§ 本质与现象的统一就是现实

§ 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

§ 存在的第二组范畴:纯量、定量、比例,是量的规定性

§ 质与量的统一是尺度

§ 偏离直线就是自由意志

§ 真正哲学的批判要把握特殊对象的特殊逻辑

§ 两个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范畴,就是辩证运动的

§ 任何领域的发展不可能不否定自己从前的存在形式。而用道德的语言

§ 矛盾是一切辩证法的源泉

§ 单纯的量变转化为质变的规律,可看作在历史上和自然科学上都是同

§ 自然界中整个运动的统一,现在已经不再是哲学的论断,而是自然科

§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一个极其普遍的、重要的自然、历史和思维的发展

§ 运动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

§ 量转化为质,质转化为量

§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 运动本身就是矛盾

§ 无限性是一个矛盾

§ 辩证的否定是扬弃

§ 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

§ 一切发展都是由事物内部矛盾引起的

§ 对立面的统一学说是辩证法的核心

§ 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

§ 否定之否定是在更高阶段上仿佛向旧东西的回复

§ 必须善于从发展路线或链条中抽出并抓住主要环节

§ 伪具体性世界是现象的世界

认识论

§ 感觉和思想来自影像

§ 精神助产术是产生真理的途径

§ 认知就是回忆

§ 灵魂接受事物正如蜡块接受图案

§ 感觉是真理的报道者

§ 怀疑即研究

§ 先理解后信仰

§ 哲学是一种有学识的无知

§ 权威、习惯、成见和虚夸是掌握真理的四大障碍

§ 有四种假相迷惑人心,妨碍科学

§ 在经验能力和理性能力之间永远建立一个真正合法的婚姻

§ 人既是自然的仆役又是自然的解释者

§ 我们的知识并不是天赋的

§ 心灵是一张白纸

§ 我们的全部知识就在于心灵对它自己的观念的知觉

§ 观念来自感觉和反省

§ 我们不能把思想同思想着的物质分开

§ 自我是处于永远流动之中的知觉的集合体或一束知觉

§ 除了影像或知觉而外,什么东西也不能呈现于心中

§ 人心不能经验到知觉和物象的联系

§ 观念中的任何情节无一不可在印象中找到

§ 我思故我在

§ 要想追求真理,我们必须在一生中尽可能地把所有的事物都来怀疑一

§ 直觉是由澄清而专一的心灵所产生的概念

§ 离开精神直觉或演绎,就不可能获得科学知识

§ 观念或原理作为倾向、禀赋、习性或自然的潜在能力而天赋在我们心

§ 感官就是我的哲学家

§ 思想是有机物质的特性

§ 一切判断都无非是一种感觉

§ 理性必须对自己进行批判

§ 科学知识是先天综合判断

§ 先验的知性纯粹概念是使经验对象成为可能的形式条件

§ 先验的知性纯粹概念使普遍有效的判断成为可能

§ 图式是概念与直观对象结合的桥梁

§ 先验辩证论是关于先验幻相的逻辑

§ 纯粹自我是知识学的出发点

§ 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

§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 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 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

§ 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的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

§ 思维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的矛盾是所有智力进步的主要杠杆

§ 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

§ 物质是观念的前提或基原

§ 文明人的脑子是经过许多世纪耕作过和经过几千代播下概念和思想种

§ 物质是自在之物的总和,是感觉的源泉

§ 哲学上两条路线的区别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还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 在人类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对自然界的统治是自然现象在人脑中正确反

§ 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 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就是唯心主

§ 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缺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世

§ 思想与客体的一致是个过程

§ 适应高于认识

§ 认识的客观性,只有依靠关于反映独立于主观而存在的外部世界的人

§ 批判思维的解说不仅仅是一个逻辑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具体的历史过

§ 认识的获得必须用一个将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紧密地连结起来的理论

§ 学习过程就是操作反射过程

§ 认识论断裂标志着由前科学的问题框架转变到科学的问题框架

§ 视界融合

§ 科学革命是那些非累积的发展事件,这时一个较老的范式全部或部分

§ 有两种认识:真实的认识和暗昧的认识

§ 知识分理性、知性、信念和想象四个等级

§ 决不能给理智加上翅膀,而毋宁给它挂上重的东西,使它不会跳跃和

§ 观念分为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两种

§ 知识分为直觉的、论证的和感觉的三个等级

§ 在任何事情方面,我们都必须以理性为最后的判官和指导

§ 人类的知识分为两类:观念的关系方面的知识和实际的事情方面的知

§ 我们认识自然有三种主要方法:对自然的观察、思考和实验

§ 观念有天赋的、外来的和虚构的三类

§ 推理就是计算

§ 辑思维包含三个环节:理智的、辩证的和思辨的

§ 理性认识优于感性认识

§ 概念的意义在于其可感觉的效果

§ 一个不承认他为成见所支配的人,将看不到成见的光芒所显示的东西

§ 经验不能否证理论,因为任何理论都可以通过适当地调整它的背景知

§ 解除概念的魔力乃是哲学的解毒剂

§ 兴趣先于认识

§ 科学依据真正的归纳

§ 我们的科学要来一个伟大的复兴

§ 哲学的方法是分析和综合

§ 当理智缺乏可靠论证的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往往能指引我们前进

§ 具体之所以具体,因为它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

§ 在形式上,叙述方法必须与研究方法不同

§ 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

§ 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

§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 不讲原则,只讲效果

§ 面向事物本身

§ 我们必须采取根据症候阅读的方法采对待马克思的文本

§ 不存在普遍适用的归纳法则

§ 我们的理智不是从自然界引出规律,而是试探着把理智所自由发明的

§ 前进逆溯的方法是理解人类活动的时间容积的后退的前进因素的分

§ 释义学沟通了科学理论与批判理论,自然科学与生活世界

§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使用的方法是结构分析的,同时又是历史

§ 具有说服力的印象是真理的标准

§ 真理不可能被理解

§ 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

§ 由于形式的发现,我们就可以在思想上得到真理而在行动上得到自由

§ 一切现存的观念和认识都应放在理性的尺度上校正

§ 真理的标准是真理自身的清楚、明白

§ 正如光明之显示其自身并显示黑暗,真理既是真理自身的标准,又是

§ 真观念是真理的标准

§ 有两种真理:推理的真理和事实的真理

§ 真理具有相对性

§ 真理和谬误,只是在非常有限的领城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

§ 绝对真理是由发展中的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的

§ 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 真理的标准就在于提高权力感

§ 信仰是真理的必要条件

§ 真信念是富有实效的信念

§ 有用就是真理

§ 真理就是善

§ 真理即功效

§ 真理的本质是自由的

§ 不仅要认识,而且要按照认识而行动,这就是你的使命

§ 我是我所是之前首先必须行动

§ 实践的哲学是哲学的未来的本分

§ 哲学的实践本身是理论的

§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

§ 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 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

§ 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

§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

§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

§ 共产主义不是学说,而是运动

§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

§ 生活,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 实践高于理性的认识

§ 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

§ 实践是总体的转变者

§ 把理论与实践统一起来是一种批判的行为

§ 批判不能仅仅被理解为观念意义上的批判,而且也是物质上的批判

§ 批判本身就是危机的客观语境的一个因素

§ 实践是人类存在的领域

§ 逻辑是哲学研究的基础

§ 传统逻辑不能帮助发现新科学

§ 第一真理是可以由人任意创造的

§ 逻辑可以不涉及心灵的过程独立进行有益的研究

§ 普遍语言有利于思想

§ 凡是牵涉到某一集体的全体的,必不能是该集体的一分子

§ 全部数学可以从逻辑中导出

§ 算术真理是分析的

§ 存在必须被构造

§ 重建数学基础,捍卫古典数学

§ 较复杂的形式系统是不可完全的

§ 人脑可计算的就是计算机可计算的

§ 完善的条件句不开始于真而结束于假

§ 完善的条件句是一种既非过去可能也非现在可能开始于真而结束于假

§ 条件句为真若其前件必然地蕴涵后件

§ 命题是实在的一幅图象

§ 逻辑必须注意自己

§ 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

§ 是其所是,非其所非

§ 真命题是与系统中的其他命属相融贯的命题

§ 是否与系统冲突是接受一个语句的标准

§ 真和假是可以删掉的谓词

§ 真是可以递归定义的

§ 命题的模态不同于对象的模态

§ 必然真理在任何可能的世界里都为真

§ 存在着不同于我们这个世界的其他可能世界

§ 先验偶然真理和后验必然真理是存在的

§ 语词的意义是它们所代表的那些观念

§ 名称的意义是它所指称的事物

§ 陈述的意义就是证实的方法

§ 可以转译为经验主义语言的陈述是有意义的

§ 语词的意义是与之相关的可以设想的全部实际效果

§ 专名是简缩的摹状词

§ 专名是严格的指示词

§ 我说的这句话是假的

§ 你不认识你认识的人

§ 秃头不秃

§ 不属于自身的集合组成的类不是集合

§ 有限可定义性概念将导致悖论

社会历史论

§ 未来社会里,政治学就是关于生产的科学

§ 世界历史是一个合乎理性的必然的过程

§ 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

§ 历史的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人,必将是群众队伍的

§ 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

§ 人类的全部历史(从土地公有的原始氏族社会解体以来)都是阶级斗争

§ 人类历史依次经历前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共产主义三大社会形态

§ 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

§ 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不能跳过也不能

§ 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 共产主义社会分为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 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 历史是合力作用的结果

§ 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应把它看成经常变化和改革

§ 万物轮回

§ 历史的运动是一条真正的曲线

§ 在人类社会早期,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

§ 社会运动有其独立于地理环境的自己发展的内在逻辑和根据

§ 社会结构具有五项因素

§ 通过两个归结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

§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

§ 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

§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对抗将会消失,矛盾依然存在

§ 启蒙运动的目的总是在于使人们摆脱恐怖,确立其统治权,但却走向

§ 我相信今天我们确实能够谈及乌托邦的终结了

§ 现代工业社会是个病态社会

§ 马克思主义者是多疑的,但对历史的自发性却有一种基本的信任

哲学论

§ 哲学的目的在于为人生谋福利

§ 哲学排除神学

§ 哲学是关于推理的知识

§ 哲学的旷日持久在于为人们提供一种新的生活指针,使人永享无上的

§ 天启哲学是积极的哲学

§ 哲学史上的分歧意见都是精神进展中的合理环节

§ 哲学本身无所谓起点

§ 逻辑学是研究纯粹理念的科学

§ 哲学的每一部分都是一个哲学全体,一个自身完整的圆圈

§ 哲学必须上升为科学的真理体系

§ 哲学已经不再是为了认识而注视着外部世界:它作为一个登上了舞台

§ 世界的哲学化同时也就是哲学的世界化

§ 哲学最初在意识形态的宗教形式中形成

§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 科学和哲学结合的结果就是唯物主义

§ 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

§ 现代唯物主义已经根本不再是哲学,而只是世界观

§ 历史唯物主义并不是一个封闭的、以最后真理为其终点的体系;它只

§ 唯物主义是唯心主义的直接对立物

§ 自从《资本论》问世以来,唯物主义历史观已不是假设而是科学地证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