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背景:该研究院为一家航空器材研究院,拥有 2000多名员工。该研究院成立于1955年,为国有独资事业单位。 1998 -至今,受内外部因素影响有所滑坡, 2000 年后因军口任务增加趋向好转。该研究院主要研究、开发和生产航空材料类军、民技术和产品共 200 多种,年收入 2 - 3 亿元。面对国有事业单位向现代企业的转变和相关单位(集团内部和竞争对手)纷纷改革的压力,研究院希望改革组织结构和减编,建立考核体系和带有激励要素的薪资机制。希望依托国防技术优势和通过自身的管理改善,大力发展民用产品,逐步成为集科工贸于一体,军民产品共生的大型企业集团。
客户的问题所在:北大纵横通过调查和分析,认为研究院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 长期的计划管理体制导致院内各项资源(包括人力资源)长期滞留,缺乏统筹安排,利用度低,甚至相互竞争,最终影响了院整体竞争实力。在组织结构方面幅度过宽,人员过于臃肿,职责没有清晰到位,相关流程较为混乱,同时人力资源体系的考核激励不到位,相关制度流于形式,无法完成对人员的有效激励。
我们的解决方案主要思路:重新设计 组织机构,明确部门、岗位指责与权限,以科学的工作程序核定编制,将相关流程结合岗位职责和目标进行相应的优化,达到责权匹配的结果。通过对企业现状及发展战略的认知,设计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包含人力资源规划、培训、考核、薪酬及职业发展规划,保证整体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完善和有效。
实施与推进:研究院管理层普遍认可和理解了组织结构和定编方案,在北大纵横项目组的支持下展开了全员 竞聘上岗的工作,取得良好效果,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使得员工逐步转变原有观念,接受相应的改革方案。薪酬、考核等人力资源管理方案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也得到了具体有效的实施。北大纵横项目住同时配合了相应的培训和辅导,保证方案的有效性。
实施效果:项目实施后,对公司管理层和员工的观念触动很大。研究院明确了其从事业单位向现代企业过渡过程中的管理改善方向。目前,改革以初见成效:行政命令式的管理以逐步被部门职责和岗位职责管理所取代,国有事业单位的身份管理逐步被企业的岗位价值管理所取代。薪酬和考核制度激励了骨干员工的积极性,并由于示范效应,使整个研究院员工的积极性普遍提高。主管业务的副院长说到:“对于我们这群知识分子而言,能够通过管理咨询彻底的改变原有的思想时间不容易的事情,北大纵横带来了新的思想和理念,也促使了我们向学习型组织过渡,效果明显。”现在,研究院的业务正面临着加快发展的局面。研究院上下对未来战略目标的实现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