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PMP与PMP的区别?IPMP的证书是世界承认的,PMP是否也是世界承认的?哪个级别更高?
答:尽管IPMP与PMP这两种体系都是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体系,但有着很大的区别。
* 认证体系上
IPMP是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PMA)在全球推行的四级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体系的总称。目前已得到30多个国家的推广和认可。它有4个级别,即IPMP A级:认证的高级项目经理;IPMP B级:认证的项目经理;IPMP C级:认证的项目管理专家;IPMP D级:认证的项目管理专业人员。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专业水平自由选择相应级别的认证。
PMP是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推行的一种认证体系。由于美国经济发达,一些国家向其学习,引进其技术包括PMP认证体系。PMP认证只有一个级别,对参加PMP认证学员资格的要求与IPMP的C级相当。
* 考核方式上
IPMP注重经验、能力的考核,能力=知识+经验+个人素质是IPMP考核的最基本定义,IPMP认证有一套严格、科学、规范化的程序,每个级别有其相应的认证程序,包括笔试(题型为与项目管理经验和知识有关的问答题)、研讨会、项目报告、面试。
PMP注重知识的考核,PMP认证只有笔试,题型一般为选择题。
* 引进方式上
IPMP是经IPMA授权,由中国项目管理研究委员会(PMRC)正规引进的。PMRC是我国唯一的、跨行业的项目管理专业组织,并且唯一代表中国加入IPMA成为其会员国组织,与世界各国项目管理专业组织有着广泛的国际交流,我国各行业许多高级项目管理专家是PMRC的会员。IPMP的引进不是全盘照搬,而是按照IPMA的要求,PMRC参照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基准,结合中国国情,建立了中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与国家项目管理专业资质基准,在获得IPMA的认可后,IPMA才授权PMRC引进、推广IPMP。PMRC已将IPMP认证程序、认证培训、认证考试等全部汉化。IPMP是符合中国国情并与国际接轨的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
PMP在中国的认证,是完全由PMI组织考试,有关PMP的认证程序、培训、考试等均是英语,现在正逐步汉化,采用英汉对照式。
正因为IPMP的引进不是单纯的照搬,而是结合中国国情消化吸收的过程,做大量的基础工作是需要时间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IPMP于2001年7月才在中国正式启动,开始推广,而PMP在这之前就已有了。
* 证书的管理
IPMA全权授权PMRC负责中国的IPMP认证,所以认证学员是否通过认证考核,是否获得证书以及对证书的发放与管理,是在IPMA的指导与监督下,有IPMP中国认证委员会负责。认证学员参加IPMP培训与考试,由中国项目管理研究委员会(PMRC)颁发IPMP课程进修结业证,通过认证将获得IPMA颁发的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证书(IPMP),证书编号与获得者姓名会在IPMA网站向全世界公布。
PMP在中国认证的代理点只负责培训与考试的组织工作,至于认证学员是否通过认证考核,是否获得证书以及对证书的发放与管理,必须上报至PMI,由PMI决策。
* 关于IPMP与PMP证书
IPMA与PMI签订了证书体系互相认可协议,美国PMP证书的考核方式类同于IPMP D级考核,只是资格要求上同IPMP C级相同。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PMA)主席、国际项目管理杂志总编Tunner先生在清华大学举行的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新闻发布会上答咨询者的回答中,也曾说过PMP相当于IPMP的D级。
答:没有直接关系,IPMP证书在您职位升迁或应聘时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是您从业资格能力的权威证明,能助您取得更好的职业生涯。
答:IPMP是由国际权威机构对您项目管理能力水平的一种证明,IPMP证书已广泛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并将逐渐作为从事项目管理工作的职业资格证书,因此,IPMP证书有助于您找到更好的工作。
答:食宿自理。我们可以帮您预定。
答:能买到。
答:在1987年IPMA召开会议研究知识体系与证书制的需要性、可行性,取得了各国的积极支持,以后10年中,各国陆续建立了本国的知识体系与资质基准,如英国在1991年出版了第一版的"PMBOK"。1993年,IPMA开始启动CCT(Certification Core Team)计划,建立国际性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与证书制,到1996年成功建立了ICB与4-L-C,ICB建立的基础是参照英国、瑞士、德国、法国的资质基准。1998年开始正式在各会员国推行。
答:IPMA在全球推广IPMP是通过授权给各国项目管理专业化组织来进行的,并且IPMA只唯一授权给代表本国加入IPMA成为其会员组织的各国项目管理专业组织在本国推行,如中国只唯一授权给PMRC在中国区进行推广。IPMA的ICB(包括知识与经验的42个要素其中28个核心要素14个附加要素、个人态度的8个方面和总体印象的10个方面)与4-L-C是参照英国、瑞士、德国、法国的资质基准和证书制而建立的。由于各国项目管理发展情况不同,各有各的特点,为了更好的适应各国的项目管理发展的实际情况,符合各国国情,IPMA要求各国项目管理专业组织在推行IPMP时不能完全照搬ICB,正式推行IPMP之前必须制订本国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同时必须参照ICB制定本国的"国家项目管理专业资质基准(NCB)",并上报IPMA审批。在由ICB向NCB的转化时,IPMA要求各国项目管理专业组织必须结合本国项目管理的具体情况及发展状况将42个要素的20%用各国自行确定的要素进行替换,但28个核心要素及个人态度和总体印象的各个方面必须全部接受。因此,各国对IPMP的引进不是单纯的照搬,而是结合各国国情消化吸收的过程。IPMP更适合各国项目管理专业人员,更具有广泛性认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