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align=center><FONT size=4><STRONG>“无人机”项目管理中知识管理的若干问题研究</STRONG></FONT></P>
<P><FONT size=3>作者:</FONT><A href="http://www.csai.cn/incSearch/search_author.asp?in=%C7%AE%B3%AC+%C2%ED%BE%B2" target=_blank><FONT size=3>钱超 马静</FONT></A></P>
<P><FONT size=3> 引言<BR> 无人机是一种技术含量高,使用效能好,发展前景广阔的空中飞行器。在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陆、海、空、天、电五维一体的战争中,无人机的使用非常广泛,既能执行各种非杀伤性任务,又能执行各种软、硬杀伤性任务。<BR> 无人机正在从过去单一的侦察、预警等战斗支援作用向攻击杀伤作用的方向发展,已成为影响作战进程的重要乃至关键性力量。在民用领域,无人机亦可广泛应用。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无人机多次参与了对堰塞湖的监测工作,为抢险救灾提供了重要信息。<BR> 由于无人机在各个领域,尤其是军事领域,突出的使用特点,使得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无人机的研制和生产。为蓬勃无人机事业,发展无人机技术,使其在未来信息战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各科研单位、生产单位、高校都积极开发各类“无人机”项目,全面开展预研、设计和生产。<BR> “无人机”项目不同于一般的企业项目,它属于科研领域项目,因而具有其特殊性。本文针对“无人机”项目的这些特点,提出了将知识管理应用于该项目管理过程中的观点,同时,分析了知识管理在“无人机”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法。<BR> 1 知识管理<BR> 1.1 概述<BR> 知识管理是一个对人和信息</FONT><A href="http://www.csai.cn/incsearch/search.asp?key=%D7%CA%D4%B4" target=_blank><FONT size=3>资源</FONT></A><FONT size=3>进行动态管理的过程,知识管理的重点在于以人为中心,以知识为基础,目的是要寻求信息处理能力与人的知识创新能力的最佳结合,在管理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实现知识传播和共享,<BR>最终提高组织的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实现组织的发展战略。知识管理有以下这些特点:<BR> (1)使组织最大限度地拥有知识。因为拥有知识是应用知识的基础,拥有知识包括在组织内部最大限度地创造新知识,最广泛地从外部收集和积累知识。<BR> (2)使组织内部最大限度地扩散和交流知识,最大限度地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使每个成员都最大限度地掌握组织运营和创新所需要的知识,<BR>即组织内部少数人拥有知识不是最佳利用知识的充分条件,还必须使组织成员都能够掌握他们工作岗位所必需的知识。<BR> (3)最高效率地利用现有知识,使其转化为组织的无形资产,成为实现组织目标的基础,这才是拥有和扩散知识的目的。<BR>在“无人机”项目中应用知识管理,是指对该项目组织所拥有的和所能接触到的知识资源进行识别、获取、评价,从而充分有效地发挥其作用的管理过程。<BR> “无人机”项目管理的过程是创新的过程,而知识管理能够提供决策支持,培养组织的创造力,提高组织的绩效,因此,“无人机”项目的管理要求在实现对数据管理的基础上,能够为项目提供所需要的相关知识,即具备知识管理能力。<BR> 1.2 知识管理对“无人机”项目管理的重要性<BR> “无人机”项目的开发过程,可以看做知识转换的过程,就是将所得信息转换成有价值的国防科研成果的过程。无人机的研制和生产所需要的大部分重要知识都隐含于项目组之中(如人脑、资料、网络等),形成一个“组织知识库”,如何扩大并有效利用知识库是项目顺利完成的保证。因此,项目外部信息与内部信息对“无人机”项目的成功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BR> “无人机”项目属于科研领域项目,因其具备以下几点区别于一般企业项目的特殊性,使得知识管理在该项目的管理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BR> (1)“无人机”项目属于国防科研项目,其成果是知识产品,以知识为基础,以新知识获取为中心,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工作。国防科研开发过程包含的知识相当复杂,其中要用到许多不同来源的知识,所应用知识的属性也不同,因此管理相对困难。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FONT><A href="http://www.csai.cn/incsearch/search.asp?key=%D0%C5%CF%A2%BB%AF" target=_blank><FONT size=3>信息化</FONT></A><FONT size=3>进程的深入,知识管理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BR> (2)我国无人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拥有一批高水平的专业技术队伍,在“无人机”项目开展过程中,最重要的资源存在于这些知识型工作者的头脑中。如何将知识型工作者头脑中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实现知识共享是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有效运用知识管理,可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达到知识共享。<BR> (3)目前全球无人机型号已发展到200种以上,加上中型和大型无人机,数量将达到12万架,其中,军用无人机发展尤其迅速,种类繁多,还掺杂许多改进型。因此,无人机领域知识相对其他科研领域的知识来说,种类更繁多,更新更快。“无人机”项目的领域知识包括无人机种类、型号、相关技术、生产国家和制造厂商等。这些信息的获取是至关重要的,一旦外部信息被获取并内部化,这些信息就成为项目组知识库的一部分,从而成为项目的潜在知识,为我国无人机的研制和生产提供重要参考。<BR> 2 “无人机”项目中知识管理存在的若干问题及解决方法<BR> 2.1 “无人机”项目中知识管理存在的若干问题<BR> 我国项目管理的研究和应用起步都较晚,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才开始接触项目管理方法,项目管理的应用实践才开始在我国逐步推广开来。“无人机”项目管理,又不同于一般的项目管理,它具有特殊性,例如:涉及技术应用和知识产品,对知识管理的不确定性增加和</FONT><A href="http://www.csai.cn/incsearch/search.asp?key=%B7%E7%CF%D5" target=_blank><FONT size=3>风险</FONT></A><FONT size=3>因素增多等,使得其管理难度加大。<BR>总体来说,在“无人机”项目中应用知识管理,是很新的,也是很有挑战的尝试。目前,这一尝试越来越受到关注。知识管理在该项目运用的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BR> (1)无人机领域知识繁多,更新变化快。目前,在无人机领域知识获取方面,缺乏统一的知识模型,容易造成对同一知识的描述各不相同,影响管理人员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和共享;同时还缺乏一整套高效完备的知识发现体系,<BR>从而导致知识系统的知识不能及时反映无人机领域的最新动态。<BR> (2)无人机研发人员间的交流互动不够,未能达到将隐性知识显性化以及显性知识共享的效果。无人机研发人员均是来自于院校、科研及生产单位的知识型工作者,是一类特殊的群体,拥有深奥的科学知识和国防专业知识,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和自主独立性,并且倾向于拥有一个自主的工作环境。然而,这种自主独立性往往使得他们看到了自身创造力提升的重要性,却忽略了彼此之间交流互动的重要性。显性知识只不过是整个“知识冰山”露出来的一角,而隐性知识的挖掘和共享才是运用知识管理来提高项目研发能力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隐性知识集中体现在研发人员身上,存在于他们的头脑中。忽略交流互动,就会影响隐性知识的获取。<BR> (3)无人机领域的知识创新力度不够。科研项目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无人机”项目更加需要创新。我国无人机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较发达国家,仍然有一段差距。而发达国家严密封锁所涉及的高精尖技术和设备元器件。因此,我们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加强知识创新力度,研发出新的无人机技术和设备(而不是应用成熟的技术或设备),才能缩小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实现无人机领域跨越式的发展。<BR> 2.2 相应的解决方法<BR> 从上述知识管理在“无人机”项目中运用所存在的问题,不难看出,技术和人是知识管理在该项目中的两个主要方面,无论强化哪个方面,都可以促进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转化,推动“无人机”项目的知识收集、更新及创新。针对问题所在,本文提出了下面三点改进措施。<BR> 2.2.1 以无人机领域本体为核心的知识发现体系<BR> 本文设计的以无人机领域本体为核心的知识发现体系,旨在发掘出无人机领域中的隐性知识,为项目的开展起指导作用,其中的本体技术解决了缺乏统一的知识模型这一问题。知识发现作为知识管理的一种技术,是知识管理的高级阶段,它的目的是从庞大的数据集中鉴别出有效的、新颖的、潜在有用的知识。<BR>知识发现将无序的信息变为有序的知识,提高信息的共享程度和使用效率,有效解决了“资料丰富,但信息贫乏”的状况。本体是共享概念模型的明确的形式化规范说明。<BR> 领域本体是用于描述指定领域知识的一种专门本体,它给出了领域实体概念及相互关系,领域活动以及该领域所具有的特性和规律的一种形式化描述,它的目标是捕获该领域的知识,提供对该领域知识的共同理解,确定该领域内共同认可的词汇,并从不同层次的形式化模式上给出这些词汇(术语)和词汇间相互关系的明确定义。<BR> 一个完整的领域本体包括类、关系、函数、公理和实例这五种建模原语。构建无人机领域本体,能使研发人员对该领域的知识形成系统的共同的理解,也能更好地指导无人机领域的知识发现。<BR> 本文设计的知识发现体系,包括文本采集、本体半自动构建与进化、聚类分析这三大部分,每个部分包括若干个模块。文本采集部分的功能是从指定网站(本文仅针对防务快讯网站)的国防情报网页上提出文本信息,如标题、正文、来源和时间等信息,保存入文本数据库中。无人机领域本体的半自动构建与进化是该体系的核心部分。这个部分可分为六个功能模块:<BR> (1)领域术语自动抽取模块,是指从文本信息中抽取出最能代表该领域的术语集。术语是特定领域内具有简单或复杂的词或短语的集合。从某种意义上讲,术语是领域知识在文本中的外在表现。<BR> (2)概念学习(也叫语义排歧)模块,是对于具有多于一个语义的术语,通过学习确定它在特定的环境下取某一个语义的过程。术语抽取后得到的是一个能代表领域知识的短语或者单词,然而在自然语言中,一词多义的现象相当普遍。如果直接把术语添加到本体中,会导致构建出来的本体的关系非常混乱。通过概念学习后,每个术语都具有明确的唯一的含义,从而成为一个概念。<BR> (3)本体框架构建模块,采用Prot?g?2000这个本体编辑工具,手工创建一个初始的国防领域本体框架,即将由上一过程得到的全部概念以树形的层次目录结构显示结构。通过点击相应项目来增加或编辑类、子类、属性和实例等,<BR>使用户在概念层次上设计领域模型。而下面的三个模块是对已经构建完成的初始本体进行半自动进化的过程,通过进化,充实初始本体框架,并实现一定程度的自动化,提高体系的整体效率。<BR> (4)实例学习模块,是利用模式匹配算法在领域文集中识别出属于某个概念的个体,从语义上分析,概念表示的是对象的集合,实例是组成概念的成员,即该模块是为各个概念添加与之对应的实例。<BR> (5)关系学习模块,是利用模式匹配算法,先定义模式,然后自动识别出与所定义模式相匹配的关系,这一模块与实例学习模块的思路完全相同,所不同的只是其中定义的模式。<BR> (6)领域专家评价模块,邀请无人机领域专家参与,对所构建出来的本体提出修改意见,包括添加新概念和删除错误的概念和关系。<BR>聚类分析部分的功能是采用SOM算法对已抽取出主题词的</FONT><A href="http://www.csai.cn/incsearch/search.asp?key=Web" target=_blank><FONT size=3>Web</FONT></A><FONT size=3>文档实现逐层聚类功能,这样方便了研发人员由粗到精、由总体到局部地逐层浏览无人机领域知识。<BR> 将该体系运用到无人机领域中,可提供给研发人员对该领域知识的共同理解,同时发掘出该领域的隐性知识,为项目开展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BR> 2.2.2 建立知识网络无人机技术不单是一个飞机设计问题,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动力技术以及激光技术等领域的最新成果的应用,所以,学科之间的交叉互动对发展无人机技术来说显得十分重要。<BR>拥有这些相关技术的人员,来自于院校、科研和生产单位,而之前这些专业技术队伍均采取各自为战的发展途径,阻碍了学科交叉互动。对此,可以运用</FONT><A href="http://www.csai.cn/incsearch/search.asp?key=%CD%F8%C2%E7%BC%BC%CA%F5" target=_blank><FONT size=3>网络技术</FONT></A><FONT size=3>,建立知识交流系统,将院校、科研、生产单位中的无人机相关项目的知识</FONT><A href="http://www.csai.cn/incsearch/search.asp?key=%D7%CA%D4%B4" target=_blank><FONT size=3>资源</FONT></A><FONT size=3>连接起来,建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机制,促进成员之间的知识交流和知识共享。<BR> 2.2.3 人性化知识管理策略<BR> 人性化知识管理策略是指单单从“人”这一角度管理知识的策略,核心就是加强人员间的交流互动,从而将研发人员头脑中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得到新的可利用的知识。<BR> 为此,可成立专门的“学习社团”,主要致力于在研发人员之间培育非正式学习团体,增进了解,促进交流;同时,还需要营造知识管理的良好氛围和建立适宜的政策制度环境。<BR> 比如,平时可以给予科研人员一个相对宽松的管理环境,而不是严格的程序化的管理模式;建立公正、客观的奖励与约束机制以及绩效优先的公平分配体系等,从而激发研发人员的工作热情,从根本上为人员间的交流互动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避免某些抵触情绪的发生。<BR> 2.2.4 成立专门的知识创新小组<BR> 当前我国技术水平和经济支撑能力有限,如果要尽快实现我军的跨越式发展,走出有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之路,就必须适应当前世界军事装备发展的需要,高度关注未来战争</FONT><A href="http://www.csai.cn/incsearch/search.asp?key=%D0%C5%CF%A2%BB%AF" target=_blank><FONT size=3>信息化</FONT></A><FONT size=3>和作战无人化这一发展趋势。<BR> 作为技术含量较高的无人机装备建设,必须注重科技创新,要在突破关键技术和关键装备上下功夫,摒弃“渐进式”的发展模式,树立“跨越式”的发展观念,加大无人机技术创新力度;同时,无人机的设计需要全新的总体设计概念。<BR>所以,应成立专门的知识创新小组,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实现无人机跨越式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知识创新小组里,研发人员之间可以拉近距离,彼此探讨观点,进行不同学科间的相互交流,引起学术争鸣。这是促进知识创新的最有效方法。<BR> 3 结语<BR> 关于知识管理的应用研究,近年来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将知识管理的方法应用于“无人机”项目管理中,是一次新的尝试,也是一次新的挑战。<BR>本文介绍了知识管理的概念和特征,分析了知识管理运用于“无人机”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性,讨论了若干个知识管理运用于“无人机”项目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BR> 在以无人机领域本体为核心的知识发现体系中,无人机领域本体的半自动构建与进化中的各个功能模块,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与开发。针对“无人机”项目的特殊性,运用知识管理,实现隐性知识发现和显性知识共享,带动知识创新,从而为实现无人机领域的跨越式发展奠定知识基础。</FONT></P>